2019春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教学设计
小题大做工作室
每一小题都有大学问
如需部编人教全套电子课本,请在公众号内回复:电子课本
电子课本 | |
---|---|
1.古诗三首《绝句》 | 1.古诗三首《惠崇春江晚景》 |
1.古诗三首《三衢道中》 | 2.《燕子》 |
3.《荷花》 | 4.《昆虫备忘录》 |
5.《守株待兔》 | 6.《陶罐和铁罐》 |
7.《狮子和鹿》 | 8.《池子与河流》 |
9. 古诗三首《元日》 | 9.古诗三首《清明》 |
9. 古诗三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 | 10.《纸的发明》 |
11.《赵州桥》 | 12.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 |
13.《花钟》 | 14.《蜜蜂》 |
25.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
教学目标:
1.认识会意字“承””泄”等9个生字,会写“夹、衬”等12个生字,正确读写“衬衫、负责、手艺”等词语,积累“衣“字旁的字。
2.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,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3.了解故事的内容,复述故事。
4.感知想象的趣味性,激发想象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。
教学难点:
感知故事的趣味性,激发想象的兴趣,会复述故事。
教学准备:
多媒体课件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揭题激趣
1. 同学们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?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名字为“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”,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。
2. 知道“裁缝”是做什么的吗?顾客呢?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和想说的吗?
3. 指导两读课题:齐读课题,请突出人物的性格;齐读课题,请突出人物的身份。
【设计意图:这样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语感,也是提升学生对题目的多元理解。】
二、初读课文,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。
1.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词,读通句子。
2.思考:故事按什么顺序讲述了一件关于什么的事情?
三、交流反馈
1.检查词语认读。
手艺 交货 负责短袖 服务 一卷 夹起 (注意两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)
凭着 衬衫 承认 恼怒夸奖 歪头 泄气
2.书写生字:重点指导“卷”和“衫”,“卷”强调两横,“衫”强调衣字旁的正确写法,规范写好三撇。
3.交流问题2,相机板书(生成课后的表格)。
【设计意图:降低了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难度,同时梳理出故事的内容结构,为后面的复述做好铺垫准备。】
你觉得故事有趣吗?趣在哪里?(从“变”——与“不变”感受体会。)
四、熟读对话,抓住关键词句做阅读批注,体会人物性格特点。
【设计意图: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为后面的品读交流做好铺垫。】
第二课时
一、回顾导入
回顾故事内容:谁能按衣服的变换或时间的变化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?
二、品读对话,感受故事的趣味
(一)小组练习,分角色朗读,根据关键词及标点的提示,读出裁缝和顾客的语气。
(二)指导朗读,通过神态、动作及标点符号的提示,体会人物性格。
1.交流急性子顾客的急: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急性子顾客的急?
预设:
(1)请问师傅,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——秋天?夏天?春天?……
(三个问号,三个季节读出一次比一次急切;一个省略号,让学生想象省略的时间,再次感受急性子的急。)
(2)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:“这么慢啊!”(创设对比句加以体会“顾客站起来”哪种写法好,为什么?)
(3)不料,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,说:“我不做棉袄了!”(“跑”用得好吗?)
……
4. 迁移上面的学法,小组自主交流学习慢性子裁缝的。
【设计意图:这样的设计,体现了学生学些方法的迁移运用,提升了语文的素养,更好地体现了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升本理念。】
自学提示:标点符号的提示语气、动作、每次的表现等
3.小组分角色朗读展示,评选优秀小组
4.面对这样的结果,如果你是那位顾客,你会说些什么呢?
三、学习复述
这个故事多么有趣呀,你能回家后给家长讲讲吗?只有会复述了,才能讲给家长听。借助板书练习复述。
(提示: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,可以通过不同的神态或语气来讲述,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表现。)
组内练习复述.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复述,评选优胜小组。
四、课堂小结
借助板书,课堂小结。
四天的时间,顾客的服装要求接连发生四次变化,多么有意思的创编啊。同学们,大胆发挥你的想象,你也能创编出有趣的故事。
五、拓展阅读
《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》
1. 先让学生看题目展开想象,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。
【设计意图:用学生熟知的小动物,加上颠覆的形象,更能激起学生想象表达的欲望。为单元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。】
2.推荐阅读周锐的童书《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》。
板书设计:
25.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
第一天 做上能穿 冬棉袄
第二天 没说的 秋夹袄
第三天 没问题 夏短袖
第四天 没裁料 春长袖
26.方帽子店
教学目标:
1.朗读课文。认识“蕉、叩”等4个生字。
2.默读课文,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,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。
3.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。
教学重点:
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教学时数:
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揭示课题
1.读了课题,你有什么疑问?
2.启发谈话:同学们,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各种各样,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,就是都是圆帽子。非常奇怪的是,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,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《方帽子店》。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内容
1.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,请你打开课本,结合注音,读准字音,读通课文,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。
2.检查生字词:
香蕉形、扣子、人山人海、密密麻麻、一溜烟、圆筒形、橱窗、古董
3.想一想,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事?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( ),从来没有做过( ),方帽子戴着又( )又()。小孩子们不喜欢( ),他们喜欢( ),戴着又( )又( )。后来,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( )的帽子的商店,顾客们最后都进了( )。那些不舒服的( ),慢慢地成为( )。
【设计意图:因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,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,让孩子们有法可循,降低学习的难度。】
三、再读课文,感悟理解
1.出示自学提示一:
自由读课文1—6自然段,想一想:
(1)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,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?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。
(2)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?为什么还要戴呢?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。
2.汇报交流。
出示相关句子:
(1)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,方帽子才是好帽子,不能改的。
(2)它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,紧的地方太紧,宽的地方太宽,冬天戴着不太暖,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。舒服吗?真不舒服!
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:“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。”
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“从来”“真不舒服”“一直”等词进行理解人们的思想保守、不愿改变。
【设计意图: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,抓住了反映课文内容的重点词句,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,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,发展学生思维,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。】
四、深入体验、深入理解
1.出示自学提示二:
小组合作学习7—10自然段,想一想:
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?他们是怎么说的,怎么做的?
2.汇报交流。
出示相关句子:
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,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、尖的、香蕉形的帽子,戴在头上,又舒服又漂亮。
“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……”
“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。”
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,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,像碗一样扣在头上,很舒服。
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,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,圆的、香蕉形的、圆筒形的……
(1)学生读相关句子,通过重点读“可不喜欢”、“喜欢”“又舒服又漂亮”“假如”等词语来理解孩子们不愿默守陈规,喜欢创新。
(2)说一说,除了圆的、香蕉形的、圆筒形的帽子,你还能想出什么式样的帽子?
3. 出示自学提示三:
自由读课文17—20自然段,想一想: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?从哪里可以看出来。
4.默读课文,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,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。
【设计意图:复述,是在积累词语,也是在练习运用词语,是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。】
5.读了这一篇故事,你懂得了什么道理?
日子一天天地过去,世界一天天在改变,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跟着转变。
五、课后作业:
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帽子,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帽子呢?
板书设计:
方帽子店
方帽子 又奇怪又不舒服
圆帽子(其他式样) 又漂亮又舒服
27.漏
教学目标:
1.认识脊、颠、旋等9个生字,学写漏、喂、胖等13个生字。指导写好喂、贼两个字,喂不要都加一撇,贼不要漏掉一撇。
2.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故事的趣味性。
3.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。
教学重点:
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故事的趣味。
教学难点:
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学生:预习故事。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谈话导入,揭题解题
1.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?为什么喜欢?
【设计意图:学生都喜欢读故事,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,发现故事的特点,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,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,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,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。】
2.出示课题。(漏),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——《漏》,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,只有一个字,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,需要我们慢慢读,请看预习提示:
(1)借助注音读课文,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
(2)认读思考: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,是指——;老虎和贼认为“漏”是——
二、初读课文,学习生字
1.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2.小组合作认读词语。
出示词语:脊背 胸脯 窟窿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旋风
预设点『』:
(1)“脊背”的“脊”应读三声。
(2)“窟窿”第二个字读轻声。
(3)“颠”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,应读diān,不要读错。
3.默读课文,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?
【设计意图: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,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,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,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。】
三、复习生字,指导写字
7.课件出示生字,自由练读。
8.生字组词,巩固识字。
9.指导书写“喂”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,不宜写大,右下部分不是“衣”,注意不要多加笔画。提示“漏、喂、贼、狼、抱、胶、偏”都是左右结构的字,左窄右宽,“胖、驴、粘”也是左右结构的字,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,“莫、架”是上下结构,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,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。“厉”是半包围结构,写得时候要注意里面是“万”而不是“力”。
第二课时
一、回顾内容,再读故事
1. 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,是怕(漏雨)
2. 老虎和贼认为“漏”是一种特殊的东西,怪物、可怕的动物等,所以用引号引起来。
3.师提问:同是漏,因为理解不同,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,那回忆一下,
这个故事里除了有老爷爷、老婆婆、老虎、贼、还有谁?(小胖驴)谁能看着黑板,给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。
老爷爷、老婆婆养了一头(),老虎、贼啊都惦记。
老虎和贼正在(),却听老婆婆说怕()。
它们听见赶紧(),一直到了()。
贼下树,虎回走,它俩树下(),吓得大喊()啊!
驴圈里,()在吃草,老婆婆的屋顶()啦!
【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,尝试回忆文章,将主要内容补全,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做准备。】
二、理清层次,梳理文意
同学们小小年纪却这么厉害,老师给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,大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,真是太会读书啦!
1.学习1-2段,感受小胖驴的诱人
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,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,谁能给老师讲讲?(生讲)
文:从前,有一户人家:一个老爷爷,一个老婆婆,还喂着一头黑脊背、白胸脯的小胖驴。
师:除了这黑黑的脊背,白白的胸脯,这小毛驴的哪个部位最诱人?(肚子圆圆的)
师:看看这胖胖的小毛驴,这么诱人,老虎想肉很好吃……;贼想卖个好价钱……
【设计意图:欣赏图片,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,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。】
2.学习3-5段,“偷”。
所以他们都要去偷『』,终于有一天,他们要行动了,谁接着讲?(2生讲)
它们好厉害,一会儿就挖了个窟窿,小毛驴危险了,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,成为贼的摇钱树了,关键时刻,谁接着讲?(两生讲)
就这样,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。
文:老爷爷说:“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?”老婆婆说:“唉!管他狼哩,管他虎哩,我什么都不怕,就怕漏!”(师范读)
贼蹲在屋顶上想: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。就是没听过‘漏’,莫非‘漏’比我还厉害?(师范读)
老虎趴在驴圈里想: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。就是没见过‘漏’,莫非‘漏’比我还厉害?(师范读)
我们来分角色读读,谁来当老爷爷?谁来当老婆婆?老虎呢?贼呢?老师来当旁白。
你看看,贼和老虎本事好大,贼走南闯北什么都听过,老虎翻山越岭,什么都见过,他们却不知道漏是什么,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“漏”是什么样的?有什么样的眼睛、什么样的牙齿……
【设计意图:感受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老虎和贼的反应,想象老虎和贼眼中“漏”的可怕,带学生更深层次的走入情景。】
3.学习6-12段,“逃”
他们越想越害怕,就想赶紧逃,可别让“漏”捉到,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?(两生讲)
文:老虎驮着贼,贼骑着老虎,跑哇,跑哇,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,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。
它们为什么这么远拼命的跑?(它们觉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着呢)而且,贼觉得这个漏跑得真快,跟旋风一样,一刻也不停;老虎觉得这个漏抓的真紧,就像粘胶一样,怎么甩都甩不掉,越想越怕,越怕越跑,它们跑过……跳过……穿过……
它们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歪脖树,谁来讲讲这幅图(“砰”一声,老虎撞到树上;“嗵”一声,贼跳上树,还掉了一只鞋子。)这一幅呢?(好险呐)
文: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:“终于甩掉‘漏’了!”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:“终于甩掉‘漏’了!”
【设计意图:图片欣赏,想象老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,解脱时的如释重负,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片,锻炼口语表达。】
4.学习13-18段,“遇”
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?没有,谁接着讲
说的真好,老虎还想吃小胖驴,就往回走,贼还想偷小胖驴去卖钱,就要下树,结果他们又在树下相遇了,(图片,小偷一回头,老虎一抬头,都吓得大喊“哎呀,漏又来啦!”小偷手一松,老虎腿一软,咕噜咕噜滚下山)
你瞧瞧,这一晚上,他们冒着雨,跑啊跑,跑过山,跑过河,还撞过树,贼成什么样了?老虎呢?(描述图片)
你们把自己当成老虎和贼……大喊一声“漏啊!”然后都吓昏了过去。
【设计意图:经过一晚上的折腾,老虎和贼都疲惫不堪,贼衣衫破烂,老虎也没了往日的威风,如此这般都是因为“漏”。】
5.学习19-20段,小胖驴
文:天快亮了,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。(师范读)
老爷爷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。滴答,滴答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—唉,说怕漏,偏又漏雨了!
总结:同学们,看看黑板,老爷爷和老婆婆说漏,是怕屋顶漏雨,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,这叫做“歪打正着”;老虎和贼听到‘漏’,吓得到处跑,这叫“作贼心虚”,整整一个晚上,小毛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,这样“安然无恙”
【设计意图:老虎和贼的狼狈与小胖驴的悠闲形成对比,可怕的“漏”与屋顶漏雨形成对比,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。】
三、整理思路,复述文章
1.复述:读完这篇故事,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,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,试着讲讲这个故事,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、动作、表情的等等(部分或全篇)
2.续写: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、老虎和贼、小胖驴说些什么?
【设计意图: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,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,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。】
板书设计:
27.漏
老爷爷 老婆婆 漏 歪打正着
小胖驴 安然无恙
老虎 贼 “漏” 做贼心虚
28.枣核
教学目标:
1.朗读课文。认识爹、勤等7个生字,重点指导读好“衙”字。
2.默读课文,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。
3.试着续编这个故事。
教学重点:
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教学时数:
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揭题解题
1.读了课题,你能想到什么?
(枣核就是枣的核。)
2.启发谈话: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。
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,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?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《枣核》
【设计意图:通过设疑,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,调动学习的积极性。】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.自由读课文,注意读准生字字音,读通句子。
2.检查生字词。
爹娘 勤快 扶犁 衙役 牲口 官府
(1)指名读,齐读。
(2)重点指导“衙”的读音,读yá,旧时官署的称呼。
3.指名读课文,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。
枣核是一个像()一般大小的孩子。他既()又(),比正常的孩子还()。但有一次,他帮乡亲们将县官()夺了回来,可闯下()了,被官府()。最后,枣核凭着自己的()和()成功地离开官府。
【设计意图: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,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,降低学习的难度。】
三、再读课文,感悟理解
1.默读课文,想一想: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,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。画出相关语句。
2.小组讨论。
【设计意图:这篇课文生动有趣,但是篇幅较长,适合小组合作学习。小组讨论时,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,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、独立思维的作用,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。】
3.汇报交流:
(1)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,从哪里能看出来?
出示相关句子:
枣核很勤快,天天干活,学了很多的本领。他能扶犁,能赶驴,柴比别人打得多,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,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。
(2)枣核是一个机智、勇敢的孩子,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?
(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。)
(3)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?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。
a.等衙役们睡着了,枣核解开缰绳,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,“哦喝!哦喝!”大声吆喝着赶驴。
b.闹腾了一阵,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,刚刚躺下,又听到了吆喝声:“哦喝!哦喝!”
c.折腾了大半夜,衙役们困得很,有一个衙役头子说:“不用管它,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,咱们睡咱们的觉吧。”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,把门开开〖〗,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。
(4)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?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。
a.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,噗的一声,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,站在那里哈哈大笑。
b.衙役们打这面,枣核蹦到那面去,打那面,枣核蹦到这面来,怎么也打不着。
c.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,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,抓着胡子荡秋千。县官直喊:“快打!快打!”衙役一棍打下去,没打着枣核,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,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。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,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,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。
四、深入体验,深入理解
1.你喜欢枣核吗?为什么?
2.读了这一篇故事,你受到了什么启发?
五、梳理内容,复述故事
1.这个故事非常有趣,你能根据板书提示,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吗?
2.学生复述故事。
六、回顾课文,续编故事
1.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,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?你能接着往下讲吗?
2.学生练习,续编故事。
板书设计:
28. 枣核
名字来历
勤快能干
救出牲口
顺利脱险
口语交际.讲一个有趣的故事
教学目标:
1.通过举办“趣味故事会”,激发学生讲童话故事的兴趣。
2.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。
3.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。
教学重点:
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。
教学难点:
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,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。
教学准备:
教师准备课件。课前指导学生选择有趣的童话故事,读熟并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。
教学时数:
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激趣导入
今天我们举行一场趣味故事会,谁讲的故事最好,将被评选为“故事大王”。
二、小组故事选拔赛
1.明确比赛规则;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,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,注意:有趣的内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,如:注意语气、表情的变化,加上适当的手势。
2.小组交流,推选代表。
3.代表参加全班交流。
4.自主探究评说。让学生当裁判,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?为什么?
【设计意图: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,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,学生间相互启发,相互交际,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,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。】
三、评价反馈,表扬总结
1.表扬优胜小组,颁发“故事大王”奖。
2.请优胜小组或个人总结获奖原因。
四、课外延伸,强化交际
请大家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,并让他们评一评。
板书设计:
讲一个有趣的故事
注意语气
加上手势
习作.这样想象真有趣
教学目标:
1.选取一种动物为主角,大胆想象,编一个童话故事。
2.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,生活产生的变化,构思创作有趣的童话。
教学重点:
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,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。
教学难点:
想象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,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,编一个奇异的故事。
教具准备:
课件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激趣导入,了解特点。
1.喜欢小动物吗?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动物,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?
2.出示动物图片:母鸡 蚂蚁 老鹰 蜗牛。
归纳板书: 母鸡 下蛋 不会飞
蚂蚁 弱小 团结勤奋
老鹰 高飞 勇敢
蜗牛 爬得慢
3.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特点?
公鸡 打鸣
小猫 捉老鼠
…… ……
【设计意图:通过图片在现学生熟悉的动物并回顾它们各自的特点,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,并为本节课学生的奇思妙想做好铺垫。】
二、奇思妙想,大胆想象
1.看到这些小动物,它们的特点或本性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。假如这些小动物失去了它们各自的本性,或是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这些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呢「」:
2.课件出示:
母鸡:展翅高飞
蚂蚁:个头赛树
老鹰:胆小如鼠
蜗牛:健步如飞
3.那么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?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?
4.小组讨论。每个小队选取一个动物展开讨论。
5.汇报交流,述说“奇异”。
三、习作指导写“奇异”。
1.请从以上四个动物中任选一个,假如它失去了本性,会发生什么奇异的事?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。
(如果认为一定的困难,也可以自己任选其他的动物,公鸡下蛋。)
【设计意图:课标要求三年级习作起始年级尤其重视段的训练,因此要求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的重点首先训练写一段语句通顺、想象合理的一段话。】
2.交流汇报,指导写法。
归纳板书:大胆合理想象
3.自我修改,突出“奇异”。
第二课时
一、明确目标,丰满故事。
上节课大家写了故事的“奇异”这一片段,这个奇异的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、什么地方,怎样的环境呢?请大家继续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,编成一个有趣的完整的故事。
二、指导写法,学生习作。
1.突出故事的完整性。
梳理归纳:时间地点环境起因经过结果
2.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
梳理归纳: 按一定的顺序:用上“先……再……然后……最后”
3.把故事的经过写生动。
梳理归纳: 巧用修辞: 比喻 拟人 夸张
【设计意图:当今作文缺乏教师的细致指导,尤其是习作过程的指导,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,更需要教师对习作过程有层次有梯度的分部指导。】
三、交流展示,教师评价。
四、再次修改,誊抄习作。
板书设计:
这样想象真有趣
写完整
写具体
写生动
语文园地八
教学目标:
1.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,学会复述故事。
2.归类识字,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。
3.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,积累古诗。
4.学会转述别人的话。
教学重点:
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,积累古诗。
教学难点:
学会转述别人的话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交流平台
1. 直接导入:同学们,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,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,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,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!
2.学生交流:
(1)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,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,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。
(2)我会借助表格、示意图等,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,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,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。
(3)以后,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。
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,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,老师就要鼓励学生,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。
二、识字加油站
1.出示两组词语,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,读准字音。
咳嗽 呕吐 唠叨 嘀咕
谚语 谣言 告诫 辩论
2.请学生读一遍,师随机正音。
预设点:
咳嗽、唠叨、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。
3.再读这两组词语,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。
4.学生交流发现
预设点:
(1)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,第二行的字除了“言”其他都是讠字旁。
(2)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,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。
5.总结: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,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。
【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,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,学会一种识字方法,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。】
三、日积月累
1.导入:四月,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,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,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。今天,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,感受春的天真可爱。
2.学生自读古诗,读准字音,读出韵律。
3.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,诗人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、天真可爱、活灵活现。你能读出其中的韵味吗?
10.再读古诗,理解诗意,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交流。
5.朗读古诗,并试着背诵古诗。(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)
第二课时
一、运用象声词
1.对比句子,谈体会
出示两组句子
(1)顾客跳起来:“这么慢啊!”
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:“这么慢啊!”
(2)石头落在地上。
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。
对比读两组句子,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,谈谈你的理由。
预设点:
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,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,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: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?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。
2.体会情景,做总结
大家交流一下你体会到的情景。(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)是的,加上像“噌的一下子”“梆的一声”这样的词汇,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,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,一个句子加上象声词就会让人觉得事物动了起来。
3.根据总结,写句子
(1)创设情境:一只猫跑出了屋子。
请学生们体会当时的情景,加上一个象声词让句子更形象。
(2)你能自己说一句带有象声词的句子来吗?
学生说出自己的句子,老师及时评价。
【设计意图:通过对比学生们知道加上象声词的句子比没有象声词的句子更形象,通过想象画面,学生可以体会象声词所表现的情景。并学会自己写带有象声词的句子。】
二、编写有趣题目
1.对比题目,找不同
(1)裁缝和顾客
(2)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
出示这样一组题目,请学生说说哪个好,为什么?
预设点:学生们会说第二个题目好,为主人公加上一个形容词,而且是一对相反的词,人们看到题目就会觉得很有趣,想继续去读文章。
2.小组合作,说规律
组内交流其他三个题目的有趣性,并思考写出这样有趣题目要怎么做,试着总结有趣题目的特点。(可以采用减字对比的方法)
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,总结题目要写得有趣要在主人公前面加上一对相反的形容词,让题目形成一对看上去就是充满矛盾的对立体。这样人们才会被吸引到文本中去。
3.小试牛刀,编题目
试着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几个这样的题目,比一比谁说得更有趣!
三、转述别人的话
1.引入:生活中,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,如何转述呢?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转述别人话的技巧。出示例子:
裁缝说:“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,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。”
裁缝说,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,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。
对比这两句,你有什么发现?
预设点:
(1)这两句意思没变,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。
(2)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,第一句有冒号引号,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。
(3)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,第一句用的是“我”,第二句用的是“他”。
【设计意图:在对比中,学生找到句式上的变化;在表演中,学生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;在练习中,学生运用所学知识。】
2.表演: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。甲是裁缝,乙是“我”,丙是另外一个人。甲对乙直接说第一句话,丙没有听见,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,说的是第二句话。
3.练习:小组内练习改一改,下面这两句话,注意意思不变,标点和人称要变。
(1)裁缝又补充一句:“不过,我指的是明年冬天。”
裁缝又补充一句,他指的是明年冬天。
(2)老婆婆说:“唉!管他狼哩,管他虎哩,我什么都不怕,就怕漏!”
老婆婆说,管他狼哩,管他虎哩,她什么都不怕,就怕漏。
最后全班交流展示,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。
板书设计:
语文园地
复述故事
人称转述
特别声明:
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,本资源为电子载体,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、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,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,若喜欢此资源,建议购买实体产品。
往期精品如需部编人教全套电子课本,请在公众号内回复:电子课本
小学数学:
小学英语:
25.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
教学目标:
1.认识会意字“承””泄”等9个生字,会写“夹、衬”等12个生字,正确读写“衬衫、负责、手艺”等词语,积累“衣“字旁的字。
2.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,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3.了解故事的内容,复述故事。
4.感知想象的趣味性,激发想象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。
教学难点:
感知故事的趣味性,激发想象的兴趣,会复述故事。
教学准备:
多媒体课件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揭题激趣
1. 同学们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?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名字为“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”,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。
2. 知道“裁缝”是做什么的吗?顾客呢?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和想说的吗?
3. 指导两读课题:齐读课题,请突出人物的性格;齐读课题,请突出人物的身份。
【设计意图:这样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语感,也是提升学生对题目的多元理解。】
二、初读课文,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。
1.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词,读通句子。
2.思考:故事按什么顺序讲述了一件关于什么的事情?
三、交流反馈
1.检查词语认读。
手艺 交货 负责短袖 服务 一卷 夹起 (注意两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)
凭着 衬衫 承认 恼怒夸奖 歪头 泄气
2.书写生字:重点指导“卷”和“衫”,“卷”强调两横,“衫”强调衣字旁的正确写法,规范写好三撇。
3.交流问题2,相机板书(生成课后的表格)。
【设计意图:降低了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难度,同时梳理出故事的内容结构,为后面的复述做好铺垫准备。】
你觉得故事有趣吗?趣在哪里?(从“变”——与“不变”感受体会。)
四、熟读对话,抓住关键词句做阅读批注,体会人物性格特点。
【设计意图: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为后面的品读交流做好铺垫。】
第二课时
一、回顾导入
回顾故事内容:谁能按衣服的变换或时间的变化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?
二、品读对话,感受故事的趣味
(一)小组练习,分角色朗读,根据关键词及标点的提示,读出裁缝和顾客的语气。
(二)指导朗读,通过神态、动作及标点符号的提示,体会人物性格。
1.交流急性子顾客的急: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急性子顾客的急?
预设:
(1)请问师傅,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——秋天?夏天?春天?……
(三个问号,三个季节读出一次比一次急切;一个省略号,让学生想象省略的时间,再次感受急性子的急。)
(2)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:“这么慢啊!”(创设对比句加以体会“顾客站起来”哪种写法好,为什么?)
(3)不料,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,说:“我不做棉袄了!”(“跑”用得好吗?)
……
4. 迁移上面的学法,小组自主交流学习慢性子裁缝的。
【设计意图:这样的设计,体现了学生学些方法的迁移运用,提升了语文的素养,更好地体现了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升本理念。】
自学提示:『pUxuewang.com』
标点符号的提示语气、动作、每次的表现等
3.小组分角色朗读展示,评选优秀小组
4.面对这样的结果,如果你是那位顾客,你会说些什么呢?
三、学习复述
这个故事多么有趣呀,你能回家后给家长讲讲吗?只有会复述了,才能讲给家长听。借助板书练习复述。
(提示: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,可以通过不同的神态或语气来讲述,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表现。)
组内练习复述.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复述,评选优胜小组。
四、课堂小结
借助板书,课堂小结。
四天的时间,顾客的服装要求接连发生四次变化,多么有意思的创编啊。同学们,大胆发挥你的想象,你也能创编出有趣的故事。
五、拓展阅读
《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》
1. 先让学生看题目展开想象,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。
【设计意图:用学生熟知的小动物,加上颠覆的形象,更能激起学生想象表达的欲望。为单元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。】
2.推荐阅读周锐的童书《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》。
板书设计:
25.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
第一天 做上能穿 冬棉袄
第二天 没说的 秋夹袄
第三天 没问题 夏短袖
第四天 没裁料 春长袖
26.方帽子店
教学目标:
1.朗读课文。认识“蕉、叩”等4个生字。
2.默读课文,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,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。
3.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。
教学重点:
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教学时数:
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揭示课题
1.读了课题,你有什么疑问?
2.启发谈话:同学们,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各种各样,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,就是都是圆帽子。非常奇怪的是,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,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《方帽子店》。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内容
1.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,请你打开课本,结合注音,读准字音,读通课文,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。
2.检查生字词:
香蕉形、扣子、人山人海、密密麻麻、一溜烟、圆筒形、橱窗、古董
3.想一想,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事?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( ),从来没有做过( ),方帽子戴着又( )又()。小孩子们不喜欢( ),他们喜欢( ),戴着又( )又( )。后来,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( )的帽子的商店,顾客们最后都进了( )。那些不舒服的( ),慢慢地成为( )。
【设计意图:因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,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,让孩子们有法可循,降低学习的难度。】
三、再读课文,感悟理解
1.出示自学提示一:
自由读课文1—6自然段,想一想:
(1)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,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?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。
(2)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?为什么还要戴呢?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。
2.汇报交流。
出示相关句子:
(1)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,方帽子才是好帽子,不能改的。
(2)它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,紧的地方太紧,宽的地方太宽,冬天戴着不太暖,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。舒服吗?真不舒服!
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:“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。”
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“从来”“真不舒服”“一直”等词进行理解人们的思想保守、不愿改变。
【设计意图: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,抓住了反映课文内容的重点词句,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,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,发展学生思维,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。】
四、深入体验、深入理解
1.出示自学提示二:
小组合作学习7—10自然段,想一想:
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?他们是怎么说的,怎么做的?
2.汇报交流。
出示相关句子:
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,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、尖的、香蕉形的帽子,戴在头上,又舒服又漂亮。
“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……”
“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。”
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,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,像碗一样扣在头上,很舒服。
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,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,圆的、香蕉形的、圆筒形的……
(1)学生读相关句子,通过重点读“可不喜欢”、“喜欢”“又舒服又漂亮”“假如”等词语来理解孩子们不愿默守陈规,喜欢创新。
(2)说一说,除了圆的、香蕉形的、圆筒形的帽子,你还能想出什么式样的帽子?
3. 出示自学提示三:
自由读课文17—20自然段,想一想: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?从哪里可以看出来。
4.默读课文,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,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。
【设计意图:复述,是在积累词语,也是在练习运用词语,是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。】
5.读了这一篇故事,你懂得了什么道理?
日子一天天地过去,世界一天天在改变,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跟着转变。
五、课后作业:
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帽子,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帽子呢?
板书设计:
方帽子店
方帽子 又奇怪又不舒服
圆帽子(其他式样) 又漂亮又舒服
27.漏
教学目标:
1.认识脊、颠、旋等9个生字,学写漏、喂、胖等13个生字。指导写好喂、贼两个字,喂不要都加一撇,贼不要漏掉一撇。
2.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故事的趣味性。
3.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。
教学重点:
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故事的趣味。
教学难点:
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学生:预习故事。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谈话导入,揭题解题
1.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?为什么喜欢?
【设计意图:学生都喜欢读故事,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,发现故事的特点,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,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,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,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。】
2.出示课题。(漏),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——《漏》,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,只有一个字,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,需要我们慢慢读,请看预习提示:
(1)借助注音读课文,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
(2)认读思考: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,是指——;老虎和贼认为“漏”是——
二、初读课文,学习生字
1.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2.小组合作认读词语。
出示词语:脊背 胸脯 窟窿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旋风
预设点『』:
(1)“脊背”的“脊”应读三声。
(2)“窟窿”第二个字读轻声。
(3)“颠”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,应读diān,不要读错。
3.默读课文,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?
【设计意图: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,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,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,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。】
三、复习生字,指导写字
7.课件出示生字,自由练读。
8.生字组词,巩固识字。
9.指导书写“喂”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,不宜写大,右下部分不是“衣”,注意不要多加笔画。提示“漏、喂、贼、狼、抱、胶、偏”都是左右结构的字,左窄右宽,“胖、驴、粘”也是左右结构的字,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,“莫、架”是上下结构,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,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。“厉”是半包围结构,写得时候要注意里面是“万”而不是“力”。
第二课时
一、回顾内容,再读故事
1. 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,是怕(漏雨)
2. 老虎和贼认为“漏”是一种特殊的东西,怪物、可怕的动物等,所以用引号引起来。
3.师提问:同是漏,因为理解不同,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,那回忆一下,
这个故事里除了有老爷爷、老婆婆、老虎、贼、还有谁?(小胖驴)谁能看着黑板,给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。
老爷爷、老婆婆养了一头(),老虎、贼啊都惦记。
老虎和贼正在(),却听老婆婆说怕()。
它们听见赶紧(),一直到了()。
贼下树,虎回走,它俩树下(),吓得大喊()啊!
驴圈里,()在吃草,老婆婆的屋顶()啦!
【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,尝试回忆文章,将主要内容补全,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做准备。】
二、理清层次,梳理文意
同学们小小年纪却这么厉害,老师给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,大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,真是太会读书啦!
1.学习1-2段,感受小胖驴的诱人
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,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,谁能给老师讲讲?(生讲)
文:从前,有一户人家:一个老爷爷,一个老婆婆,还喂着一头黑脊背、白胸脯的小胖驴。
师:除了这黑黑的脊背,白白的胸脯,这小毛驴的哪个部位最诱人?(肚子圆圆的)
师:看看这胖胖的小毛驴,这么诱人,老虎想肉很好吃……;贼想卖个好价钱……
【设计意图:欣赏图片,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,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。】
2.学习3-5段,“偷”。
所以他们都要去偷『』,终于有一天,他们要行动了,谁接着讲?(2生讲)
它们好厉害,一会儿就挖了个窟窿,小毛驴危险了,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,成为贼的摇钱树了,关键时刻,谁接着讲?(两生讲)
就这样,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。
文:老爷爷说:“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?”老婆婆说:“唉!管他狼哩,管他虎哩,我什么都不怕,就怕漏!”(师范读)
贼蹲在屋顶上想: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。就是没听过‘漏’,莫非‘漏’比我还厉害?(师范读)
老虎趴在驴圈里想: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。就是没见过‘漏’,莫非‘漏’比我还厉害?(师范读)
我们来分角色读读,谁来当老爷爷?谁来当老婆婆?老虎呢?贼呢?老师来当旁白。
你看看,贼和老虎本事好大,贼走南闯北什么都听过,老虎翻山越岭,什么都见过,他们却不知道漏是什么,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“漏”是什么样的?有什么样的眼睛、什么样的牙齿……
【设计意图:感受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老虎和贼的反应,想象老虎和贼眼中“漏”的可怕,带学生更深层次的走入情景。】
3.学习6-12段,“逃”
他们越想越害怕,就想赶紧逃,可别让“漏”捉到,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?(两生讲)
文:老虎驮着贼,贼骑着老虎,跑哇,跑哇,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,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。
它们为什么这么远拼命的跑?(它们觉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着呢)而且,贼觉得这个漏跑得真快,跟旋风一样,一刻也不停;老虎觉得这个漏抓的真紧,就像粘胶一样,怎么甩都甩不掉,越想越怕,越怕越跑,它们跑过……跳过……穿过……
它们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歪脖树,谁来讲讲这幅图(“砰”一声,老虎撞到树上;“嗵”一声,贼跳上树,还掉了一只鞋子。)这一幅呢?(好险呐)
文: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:“终于甩掉‘漏’了!”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:“终于甩掉‘漏’了!”
【设计意图:图片欣赏,想象老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,解脱时的如释重负,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片,锻炼口语表达。】
4.学习13-18段,“遇”
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?没有,谁接着讲
说的真好,老虎还想吃小胖驴,就往回走,贼还想偷小胖驴去卖钱,就要下树,结果他们又在树下相遇了,(图片,小偷一回头,老虎一抬头,都吓得大喊“哎呀,漏又来啦!”小偷手一松,老虎腿一软,咕噜咕噜滚下山)
你瞧瞧,这一晚上,他们冒着雨,跑啊跑,跑过山,跑过河,还撞过树,贼成什么样了?老虎呢?(描述图片)
你们把自己当成老虎和贼……大喊一声“漏啊!”然后都吓昏了过去。
【设计意图:经过一晚上的折腾,老虎和贼都疲惫不堪,贼衣衫破烂,老虎也没了往日的威风,如此这般都是因为“漏”。】
5.学习19-20段,小胖驴
文:天快亮了,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。(师范读)
老爷爷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。滴答,滴答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—唉,说怕漏,偏又漏雨了!
总结:同学们,看看黑板,老爷爷和老婆婆说漏,是怕屋顶漏雨,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,这叫做“歪打正着”;老虎和贼听到‘漏’,吓得到处跑,这叫“作贼心虚”,整整一个晚上,小毛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,这样“安然无恙”
【设计意图:老虎和贼的狼狈与小胖驴的悠闲形成对比,可怕的“漏”与屋顶漏雨形成对比,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。】
三、整理思路,复述文章
1.复述:读完这篇故事,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,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,试着讲讲这个故事,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、动作、表情的等等(部分或全篇)
2.续写: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、老虎和贼、小胖驴说些什么?
【设计意图: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,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,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。】
板书设计:
27.漏
老爷爷 老婆婆 漏 歪打正着
小胖驴 安然无恙
老虎 贼 “漏” 做贼心虚
28.枣核
教学目标:
1.朗读课文。认识爹、勤等7个生字,重点指导读好“衙”字。
2.默读课文,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。
3.试着续编这个故事。
教学重点:
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教学时数:
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揭题解题
1.读了课题,你能想到什么?
(枣核就是枣的核。)
2.启发谈话: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。
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,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?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《枣核》
【设计意图:通过设疑,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,调动学习的积极性。】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.自由读课文,注意读准生字字音,读通句子。
2.检查生字词。
爹娘 勤快 扶犁 衙役 牲口 官府
(1)指名读,齐读。
(2)重点指导“衙”的读音,读yá,旧时官署的称呼。
3.指名读课文,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。
枣核是一个像()一般大小的孩子。他既()又(),比正常的孩子还()。但有一次,他帮乡亲们将县官()夺了回来,可闯下()了,被官府()。最后,枣核凭着自己的()和()成功地离开官府。
【设计意图: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,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,降低学习的难度。】
三、再读课文,感悟理解
1.默读课文,想一想: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,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。画出相关语句。
2.小组讨论。
【设计意图:这篇课文生动有趣,但是篇幅较长,适合小组合作学习。小组讨论时,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,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、独立思维的作用,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。】
3.汇报交流:
(1)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,从哪里能看出来?
出示相关句子:
枣核很勤快,天天干活,学了很多的本领。他能扶犁,能赶驴,柴比别人打得多,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,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。
(2)枣核是一个机智、勇敢的孩子,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?
(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。)
(3)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?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。
a.等衙役们睡着了,枣核解开缰绳,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,“哦喝!哦喝!”大声吆喝着赶驴。
b.闹腾了一阵,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,刚刚躺下,又听到了吆喝声:“哦喝!哦喝!”
c.折腾了大半夜,衙役们困得很,有一个衙役头子说:“不用管它,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,咱们睡咱们的觉吧。”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,把门开开〖〗,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。加微信号 bbtjxpt 观看下载全册音频视频
(4)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?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。
a.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,噗的一声,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,站在那里哈哈大笑。
b.衙役们打这面,枣核蹦到那面去,打那面,枣核蹦到这面来,怎么也打不着。
c.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,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,抓着胡子荡秋千。县官直喊:“快打!快打!”衙役一棍打下去,没打着枣核,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,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。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,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,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。
四、深入体验,深入理解
1.你喜欢枣核吗?为什么?
2.读了这一篇故事,你受到了什么启发?
五、梳理内容,复述故事
1.这个故事非常有趣,你能根据板书提示,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吗?
2.学生复述故事。
六、回顾课文,续编故事
1.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,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?你能接着往下讲吗?
2.学生练习,续编故事。
板书设计:
28. 枣核
名字来历
勤快能干
救出牲口
顺利脱险
口语交际.讲一个有趣的故事
教学目标:
1.通过举办“趣味故事会”,激发学生讲童话故事的兴趣。
2.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。
3.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。
教学重点:
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。
教学难点:
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,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。
教学准备:
教师准备课件。课前指导学生选择有趣的童话故事,读熟并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。
教学时数:
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激趣导入
今天我们举行一场趣味故事会,谁讲的故事最好,将被评选为“故事大王”。
二、小组故事选拔赛
1.明确比赛规则;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,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,注意:有趣的内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,如:注意语气、表情的变化,加上适当的手势。
2.小组交流『www.』,推选代表。
3.代表参加全班交流。
4.自主探究评说。让学生当裁判,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?为什么?
【设计意图: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,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,学生间相互启发,相互交际,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,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。】
三、评价反馈,表扬总结
1.表扬优胜小组,颁发“故事大王”奖。
2.请优胜小组或个人总结获奖原因。
四、课外延伸,强化交际
请大家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,并让他们评一评。
板书设计:
讲一个有趣的故事
注意语气
加上手势
习作.这样想象真有趣
教学目标:
1.选取一种动物为主角,大胆想象,编一个童话故事。
2.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,生活产生的变化,构思创作有趣的童话。
教学重点:
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,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。
教学难点:
想象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,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,编一个奇异的故事。
教具准备:
课件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激趣导入,了解特点。
1.喜欢小动物吗?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动物,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?
2.出示动物图片:母鸡 蚂蚁 老鹰 蜗牛。
归纳板书: 母鸡 下蛋 不会飞
蚂蚁 弱小 团结勤奋
老鹰 高飞 勇敢
蜗牛 爬得慢
3.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特点?
公鸡 打鸣
小猫 捉老鼠
…… ……
【设计意图:通过图片在现学生熟悉的动物并回顾它们各自的特点,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,并为本节课学生的奇思妙想做好铺垫。】
二、奇思妙想,大胆想象
1.看到这些小动物,它们的特点或本性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。假如这些小动物失去了它们各自的本性,或是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这些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呢「」:
2.课件出示:
母鸡:展翅高飞
蚂蚁:个头赛树
老鹰:胆小如鼠
蜗牛:健步如飞
3.那么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?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?
4.小组讨论。每个小队选取一个动物展开讨论。
5.汇报交流,述说“奇异”。
三、习作指导写“奇异”。
1.请从以上四个动物中任选一个,假如它失去了本性,会发生什么奇异的事?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。
(如果认为一定的困难,也可以自己任选其他的动物,公鸡下蛋。)
【设计意图:课标要求三年级习作起始年级尤其重视段的训练,因此要求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的重点首先训练写一段语句通顺、想象合理的一段话。】
2.交流汇报,指导写法。
归纳板书:大胆合理想象
3.自我修改,突出“奇异”。
第二课时
一、明确目标,丰满故事。
上节课大家写了故事的“奇异”这一片段,这个奇异的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、什么地方,怎样的环境呢?请大家继续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,编成一个有趣的完整的故事。
二、指导写法,学生习作。
1.突出故事的完整性。
梳理归纳:时间地点环境起因经过结果
2.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
梳理归纳: 按一定的顺序:用上“先……再……然后……最后”
3.把故事的经过写生动。
梳理归纳: 巧用修辞: 比喻 拟人 夸张
【设计意图:当今作文缺乏教师的细致指导,尤其是习作过程的指导,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,更需要教师对习作过程有层次有梯度的分部指导。】
三、交流展示,教师评价。
四、再次修改,誊抄习作。
板书设计:
这样想象真有趣
写完整
写具体
写生动
语文园地八
教学目标:
1.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,学会复述故事。
2.归类识字,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。
3.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,积累古诗。
4.学会转述别人的话。
教学重点:
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,积累古诗。
教学难点:
学会转述别人的话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搜集图片,制作课件。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交流平台
1. 直接导入:同学们,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,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,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,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!
2.学生交流:
(1)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,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,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。
(2)我会借助表格、示意图等,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,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,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。
(3)以后,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。
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,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,老师就要鼓励学生,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。
二、识字加油站
1.出示两组词语,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,读准字音。
咳嗽 呕吐 唠叨 嘀咕
谚语 谣言 告诫 辩论
2.请学生读一遍,师随机正音。
预设点:
咳嗽、唠叨、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。
3.再读这两组词语,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。
4.学生交流发现
预设点:
(1)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,第二行的字除了“言”其他都是讠字旁。
(2)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,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。
5.总结: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,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。
【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,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,学会一种识字方法,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。】
三、日积月累
1.导入:四月,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,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,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。今天,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,感受春的天真可爱。
2.学生自读古诗,读准字音,读出韵律。
3.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,诗人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、天真可爱、活灵活现。你能读出其中的韵味吗?
10.再读古诗,理解诗意,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交流。
5.朗读古诗,并试着背诵古诗。(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)
第二课时
一、运用象声词
1.对比句子,谈体会
出示两组句子
(1)顾客跳起来:“这么慢啊!”
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:“这么慢啊!”
(2)石头落在地上。
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。
对比读两组句子,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,谈谈你的理由。
预设点:
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,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,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: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?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。
2.体会情景,做总结
大家交流一下你体会到的情景。(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)是的,加上像“噌的一下子”“梆的一声”这样的词汇,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,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,一个句子加上象声词就会让人觉得事物动了起来。
3.根据总结,写句子
(1)创设情境:一只猫跑出了屋子。
请学生们体会当时的情景,加上一个象声词让句子更形象。
(2)你能自己说一句带有象声词的句子来吗?
学生说出自己的句子,老师及时评价。
【设计意图:通过对比学生们知道加上象声词的句子比没有象声词的句子更形象,通过想象画面,学生可以体会象声词所表现的情景。并学会自己写带有象声词的句子。】
二、编写有趣题目
1.对比题目,找不同
(1)裁缝和顾客
(2)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
出示这样一组题目,请学生说说哪个好,为什么?
预设点:学生们会说第二个题目好,为主人公加上一个形容词,而且是一对相反的词,人们看到题目就会觉得很有趣,想继续去读文章。
2.小组合作,说规律
组内交流其他三个题目的有趣性,并思考写出这样有趣题目要怎么做,试着总结有趣题目的特点。(可以采用减字对比的方法)
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,总结题目要写得有趣要在主人公前面加上一对相反的形容词,让题目形成一对看上去就是充满矛盾的对立体。这样人们才会被吸引到文本中去。
3.小试牛刀,编题目
试着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几个这样的题目,比一比谁说得更有趣!
三、转述别人的话
1.引入:生活中,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,如何转述呢?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转述别人话的技巧。出示例子:
裁缝说:“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,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。”
裁缝说,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,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。
对比这两句,你有什么发现?
预设点:
(1)这两句意思没变,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。
(2)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,第一句有冒号引号,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。
(3)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,第一句用的是“我”,第二句用的是“他”。
【设计意图:在对比中,学生找到句式上的变化;在表演中,学生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;在练习中,学生运用所学知识。】
2.表演: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。甲是裁缝,乙是“我”,丙是另外一个人。甲对乙直接说第一句话,丙没有听见,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,说的是第二句话。
3.练习:小组内练习改一改,下面这两句话,注意意思不变,标点和人称要变。
(1)裁缝又补充一句:“不过,我指的是明年冬天。”
裁缝又补充一句,他指的是明年冬天。
(2)老婆婆说:“唉!管他狼哩,管他虎哩,我什么都不怕,就怕漏!”
老婆婆说,管他狼哩,管他虎哩,她什么都不怕,就怕漏。
最后全班交流展示,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。
板书设计:
语文园地
复述故事
人称转述